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纪实作家的叶永烈,近日表示要“再作冯妇”,重新投入科幻小说创作之中,续写他曾发表在1978年、1984年的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系列。
这条消息,我以为比时下文坛任何“轰动”的逸闻轶事都更有意义。说实话,隐私小说、帝王系列、个人感受、明星传记、“先锋”“体验”之类,早已书满为患,泛滥成灾,一提起来就叫人头疼,可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炮制上市。而科幻小说,这些年来几成荒漠,既无作家,又鲜作品,自然也没任何影响。北京市最近向社会首次推出科普科幻出版专项资金以来,尽管已经投入160万元资金,然而“重赏之下,难见勇夫”,没有征集到一部科幻小说,更不用说科幻诗歌、科幻童话了。北京是人文荟萃之地,据说“一砖头就能砸三个作家”,可是居然没有征集到一部科幻小说,首都尚且如此,其它地方可想而知。
想象力的培养,学校教育自然应首担重任,然而我们眼下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,却很难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上有多大作为。去年的语文高考题《假如记忆能移植》,是多少需要一点想象力的题目,就有相当多的考生因为“没有背过这样的范文”而手足无措,难以下笔。那么,科幻作品对人们想象力的培养,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科幻作品就是“与智慧结合的幻想”,可是这一二十年来,除了美国的《未来世界》、《星球大战》、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、《株罗纪公园》和日本的《铁臂阿童木》几部影视作品外,使我们记忆犹新的自己的科幻作品又有什么呢?这就无怪乎在联合国发布的综合国力统计表上,尽管我们的经济力、政治力、军事力、外交力比较可观,但科技力、教育力却一直偏后,特别是国民科技素质一项更是令人汗颜,而没有高科技素质和丰富想象力的国民的支撑,经济力、政治力等也是难以持久的。
对于国民缺乏科技想象力和科技意识的危机感,并非我们一家独有,即是科技教育程度比我们高得多的英国人,也在居安思危,未雨绸缪。去年9月,英国格拉摩根大学首次在高校开设科幻本科学士课程。设立该学位的目标是,培养在自然科学、科幻创作和大众传媒间“富有想象力”的融汇贯通的专门人才,并通过他们的工作,利用科幻的吸引力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探索事业。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但要学习英国的做法,也非易事,专家论证,层层审批,没个三五年怕是办不下来。那么比较现实可行的做法,当务之急还是应当把重点放在加大科幻、科普作品的创作宣称力度上,呼唤报刊杂志影视电台给科幻、科普作品留下一席之地,呼唤更多的作家向叶永烈先生看齐,投身科幻、科普作品的创作。